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荣耀咸宁 | 嘉鱼一等功汪忠初 :全排28人,仅活下来4人

时间:2025-08-11    来源: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汪忠初,1959年10月生,嘉鱼县鱼岳镇人,1978年3月入伍,服役于55军165师494团,1980年3月退伍。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在战斗中英勇杀敌,打死打伤敌4名,并炸毁越南奇穷河“巴别”大桥,为攻打谅山作出突出贡献,荣立战时一等功。

我从小受党的思想熏陶,想当兵,真的当了兵后,我树立了一个坚定的意志“决不当孬种兵”。记得还在新兵连训练时,我身高只有1.6米,体重不过100斤,参加手榴弹测试训练,我才投掷了27米,老班长问我是不是“后门兵”,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手榴弹投掷到60米让你们看看。随后的三个月新兵集训期,我早起晚睡,将训练手榴弹绑在树干上,坚持每天搞挥臂训练,右胳膊因训练肌肉拉伤,肿得像馒头一样。还有队列训练、刺杀训练、瞄准训练,我拼了,一步也不落下。三个月新兵连集中训练,我以优异的军训成绩结业。连首长看我这个小个子兵有股子精气神,思想积极,选我到师教导大队特训,期间我努力钻研军事训练,获得多次嘉奖,又以优异成绩从师教导大队结业,回到连队当上了班长。

1978年12月底,我所在部队奉命从驻地广东五华开赴广西凭祥市前线。1979年2月17日早上6点20分,对越自卫还击战总攻打响了。

3月11日,我连在接连的几次战斗后又奉命配合团直属工兵排炸毁奇穷河“巴别”大桥,连领导决定让我们三排掩护工兵炸桥,我当时是七班班长,在排长陈显海的带领下,我们全排从山头一直掩护工兵到山脚下实施炸桥,因“巴别”桥全长100多米,并且是二层水中桥,桥墩是自然卵石和钢筋水泥结构双向桥,桥对岸有越南的明碉暗堡。工兵排在我们步兵排掩护下,开始强行实施炸桥,因对桥的概况不是很熟悉,几次强行爆破都未成功。由于敌人火力强劲,且地形不利于我方,上去二十几个工兵全部壮烈牺牲,只剩下一个工兵班长。

当天晚上11点,我排受命继续炸桥,由步兵代替工兵,一定要将“巴别”桥炸毁。在排长陈显海带领下,我们全排每人肩扛一包20公斤“梯恩梯”(TNT)烈性炸药,于晚上11点从山头开始潜伏向桥的方向运动,实施偷袭炸桥。由于阴雨天气,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只能根据河水流向判断大致方向。从晚上11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6、7点钟,陆续有几名战士赶到桥头,排长陈显海和工兵班长迅速组织我们堆放炸药,将爆破点选择在第二个桥墩,战士们放下炸药包迅速撤离桥孔,但此时天已大亮,桥对岸敌人发现了我们,子弹像下冰雹一样向我们扫射,夹杂60炮轰炸,许多战士倒在了山坡下、桥头上。排长迅速组织拉火,实施爆破,命令七班长我、八班长方兵林、工兵班长和战士张立华留下实施炸桥,其他战士迅速撤离桥孔。当70米长的导火索燃烧到一半时,因连续阴雨天、受潮或其他不明原因,突然熄灭了。炸药没有引爆,当时又没有其他引爆材料。排长迅速命令我和张立华返回559高地,找连指挥所要引爆装置。我和张立华在敌人的高射机枪和60炮的狂轰滥炸下,沿桥侧面死角迅速窜到了山脚下,几个滚翻后冲向了山林间,上了山头,向连首长作了汇报,并拿到了新的引爆装置,此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由夜间偷袭炸桥转变成了白天强行爆破。我和战友张立华不顾敌人的疯狂扫射和炮弹的轰炸,几个飞跃间就从山脚到了桥头,将2个小型炸药包交给了排长(小型炸药包和手榴弹一样,从拉火到爆炸只有三秒钟时间),此时我们在桥孔有排长陈显海、我和张立华、八班长方岳林、一个工兵班长,共五人。排长命令我和张立华迅速到桥头作掩护,他们三人安装引爆炸药实施爆破,我和张立华迅速撤离桥孔,到了桥头下游20米处隐蔽掩护。当即发现了多名越南兵从对面桥头沿桥面向我方扑来,我与张立华拿起冲锋枪,向桥面上的越南兵同时开火,突突突,四个越南兵倒在了桥面上,也就在同时,一声惊天巨响,“巴别”桥乱石乱块冲上了天,桥成功炸毁了!战斗结束,我们全排28人,仅活下来4人。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主办单位: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联系电话:0715-8182290 地址:咸宁市咸安区太乙大道3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12000059   鄂ICP备05011845号 鄂公网安备42120202000259号

技术支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主办单位: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鄂公网安备 42120202000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