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咸宁: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乡风润民心

时间:2025-08-14    来源:文明咸宁

咸安永安街道同心路社区彩绘传递文明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8月1日至8日,咸安区永安街道同心路社区联合咸安区老年大学在公安路小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携手同行 邻里共暖”主题文化墙彩绘活动,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将文明新风吹进社区每个角落。

炎炎夏日,挡不住老年大学学员们的创作热情。大家顶着烈日,手持画笔,在小区主干道长达20米的空白墙面上精心创作。彩绘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等移风易俗主题漫画,也有“邻里守望”“尊老爱幼”的温馨场景,还有“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的环保倡议。栩栩如生的画面配以朗朗上口的标语,让文明理念跃然墙上。

“能用画笔为社区添彩,我们觉得特别有意义。”咸安区老年书画家协会会长龚建丽一边调色一边介绍,“这些作品都是学员们精心设计的,既美观又富有教育意义。”小区居民张阿姨每天接送孙子都会驻足观看:“这面文化墙成了小区新景点,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明知识。”

同心路社区党委书记余霞表示,此次文化墙建设是社区推进移风易俗的创新尝试,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明理念“看得见、记得住”。下一步,社区将以此为契机,开展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真正实现“携手同行促文明,邻里共暖一家亲”的美好愿景。


咸安区浮山街道书台社区:推进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新风


近日,浮山街道书台社区在锦书城小区广场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新风”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争当文明新风践行者。

活动现场设置四大主题区域。社区工作者结合《移风易俗倡议书》,详解婚事新办“三免一补”政策、丧事简办流程等惠民措施;志愿者通过“天价彩礼致贫”“丧事攀比负债”等真实案例,揭露陈规陋习的危害;居民现场签署《文明公约》,承诺拒绝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现场同步设置“新风知识转盘”游戏,发放环保袋等宣传品50余份。

此外,宣讲员创新采用“方言快板+情景剧”形式,将“厚养薄葬”“垃圾分类”等主题融入《新风三句半》表演。居民李阿姨感慨:“原来简办酒席不是丢面子,而是给子女减轻负担!”居民张先生在听完志愿者的讲解后表示:“我们要从根源上杜绝浪费,这样,我们的城市形象才会越来越好!”

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的意识,促进了社区文明理念的持续更新。下一步,书台社区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各类载体巩固活动成效,营造人人讲文明、争做文明人的浓厚氛围。(来源:云上咸安 通讯员:陈瑾 袁婉平)


咸安区永安街道同心路社区:从“墙上”到“心上” 彩绘传递文明新风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8月1日至8日,永安街道同心路社区联合咸安区老年大学在公安路小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携手同行 邻里共暖”主题文化墙彩绘活动。此次活动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将文明新风吹进社区每个角落。

炎炎夏日,挡不住老年大学学员们的创作热情。一个个顶着烈日,手持画笔,在小区主干道长达20米的空白墙面上精心创作。彩绘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等移风易俗主题漫画,也有“邻里守望”“尊老爱幼”的温馨场景,还有“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的环保倡议。栩栩如生的画面配以朗朗上口的标语,让文明理念跃然墙上。

“能用画笔为社区添彩,我们感到特别有意义。”咸安区老年书画家协会龚会长一边调色一边介绍,“这些作品都是学员们精心设计的,既美观又富有教育意义。”小区居民张阿姨每天接送孙子都会驻足观看:“这面文化墙成了小区新景点,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明知识。”

同心路社区党委书记余霞表示,此次文化墙建设是社区推进移风易俗的创新尝试,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明理念“看得见、记得住”。下一步,社区将以此为契机,开展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真正实现“携手同行促文明,邻里共暖一家亲”的美好愿景。


咸安区马桥镇仁窝村: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乡风润民心


近日,在马桥镇仁窝村下庄陆,几幅主题鲜明的簸箕画引得村民纷纷驻足讨论,画上“厚养薄葬”“喜事新办”的内容生动鲜活;不远处,“村村响”广播里,正唱着移风易俗新风尚;微信群中,用乡音解读村规民约的短视频持续“刷屏”。这一幅幅画面,是马桥镇持续创新宣传方式,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的生动写照。

如何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马桥镇的答案是:让宣传“潮”起来。在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该镇将宣传引导作为移风易俗的“先手棋”,推出一系列接地气、有创意的宣传活动,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高价彩礼咱不要,金钱难买好姻缘......”这段马桥镇青年干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快板《移风易俗谱新篇》,以明快的节奏、通俗的语言和朗朗上口的旋律,迅速在村民朋友圈“刷屏”。视频将抵制高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等政策要求,巧妙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喜欢传唱的“流行曲”。

为让枯燥条文深入人心,马桥镇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后,组织干部、村民将其拍摄成短视频,制作普通话版和方言版,用熟悉的乡音、贴近生活的场景清晰解读新规。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村民们通过手机就能轻松了解“自己村里的规矩”。

在仁窝村和四门楼村,15幅移风易俗主题的簸箕画,成为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驻村工作队青龙山高中工作人员组织师生创作,以充满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将“孝老爱亲”“节俭办宴”等文明理念,绘于日常使用的簸箕之上。这些悬挂在房屋、村道旁的簸箕画,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风的熏陶。

除了这些创新形式,马桥镇线上线下齐发力,“村村响”广播播报新风尚,微信群化身“指尖上的文明课堂”,宣传栏、标语、横幅遍布村组角落。举办屋场会、“村湾夜话”104场,开展文明主题实践活动24场。“处处见宣传,人人知新风”的氛围日益浓厚,将文明种子深植马桥沃土。



咸安汀泗桥镇聂家村:老兵建言献策 引领文明新风


近日,咸安区汀泗桥镇聂家村党员活动室内,持续六年的“致敬军旅荣光·共筑乡村梦想”退役军人茶话会再度温情启幕。

活动伊始,十余名老兵共同追忆峥嵘军旅岁月,畅谈退役后的工作与生活点滴。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军人优良作风,做到退伍不褪色。

“这个活动连续举办六年,不仅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家’的温暖,更要将军人的精气神融入聂家村的建设中。”村党支部书记邓继承介绍道。

与往届不同,本次茶话会创新增设移风易俗主题“辩论赛”,鼓励老兵们建言献策,引领文明新风。现场,“革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的横幅格外醒目,村“两委”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相关政策。自由讨论环节,老兵们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气氛迅速升温。

“长丰公路是咱村的‘门面路’,路旁私种作物、乱栽树苗的现象必须严管,否则危及路基稳固和行车安全。建议村里明确责任,定期巡查。”老兵王义贵提出建议。

“发展集体经济需稳扎稳打,风险要可控。我看咱们村可以重点发展生态绿色养殖,比如跑山鸡、生态鱼,市场需求稳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还能减轻环境负担。”老兵王辉分享见解。

“从‘小田并大田’到村组道路修缮,这些变化来之不易,我们都应共同守护家园。只要村里召唤,我随时待命!”老兵杨文荣慷慨激昂地表示。

……

从乡风文明到产业振兴,再到环境治理,老兵们围绕家乡发展踊跃献计,提出一系列务实可行的建议,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谈及“婚丧嫁娶”难题,老兵们直击痛点:“彩礼多少才算合理?”“宴请规模如何把控?”“白事大操大办,真能体现孝心吗?”村干部们也加入讨论,引导大家细算经济账、人情账、文明账。

“我带头!嫁女儿重情不重金,彩礼心意到了就好,坚决不攀比。”村辅警佘伟率先立下承诺。

话音未落,老兵佘辉、王辉的声音随即响起:“说实话,起初确实不理解。如今想明白了,儿女幸福美满最珍贵,彩礼多少不重要,新风新俗才可贵,我们支持婚事新办!”

这些掷地有声的承诺,瞬间引爆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现场老兵深受感染,纷纷响应:“老佘、老王带了好头!我们也要跟上,从自家做起。”

活动尾声,温馨的合影定格下老兵们灿烂的笑容,饱含敬意的慰问物资也送至每个人手中。这场延续六年的“荣光之约”,因“新风辩论”的注入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咸安区贺胜桥镇桃林村: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乡风润心田


8月7日,贺胜桥镇桃林村南溪畈的屋场会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始于心,文明新风践于行”主题活动在这里举行。村“两委”及“青锋”逐梦文明实践宣讲队创新采用“政策宣讲+文艺表演+趣味互动”的形式,让移风易俗宣传既走“新”又走心。

活动伊始,村“两委”干部余斌用幽默的反问开场,引得现场笑声连连。他用方言土话列举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鲜活事例,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他的倡议赢得阵阵掌声。

随后,村干部及“青锋”逐梦文明实践宣讲队员敲着锣鼓表演自编的《移风易俗三句半》,将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陋习化作俏皮台词,把文明婚嫁、低碳祭扫等新风尚编成朗朗上口的韵脚,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赞许。

紧接着,“文明新风套圈赛”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村民们每说出一个移风易俗好习惯,即可获得一次套圈机会,套中地上写有“勤俭节约”“文明祭奠”“尊老爱幼”等文明新风标语的物品,即可赢得相应奖品。大家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争相举手参与。

此次活动共吸引50余名村民参与,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册100余份,同时还进行了反诈知识宣传。桃林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桃林村将持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让文明新风吹遍桃林村每一个角落。


通城县石南镇:拒绝“升学宴” “谢师宴” 共树文明新风


蝉鸣声声,传递着夏日的热烈,也迎来了学子们的丰收季。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共树文明新风,连日来,通城县石南镇以“四个一”的形式开展“精准摸排全覆盖的方式,靶向引导拒宴席”系列活动。

进行一次摸底明底数。组织各村(社区)对辖区内高三毕业生进行全面摸排,不漏一人,制发《石南镇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登记表》《石南镇“讲文明 树新风”示范户》等规范性文件,并将掌握的情况登记备案,建立管理台账。

开展一次入户送祝福。对摸排出的34户高考成绩优良毕业生家庭进行全覆盖走访,为他们送上真挚的祝贺。交谈中,深入了解学子们的学习情况及家庭经济情况。针对品学兼优、家庭情况特别困难的胡尧真等同学,对接并上报至团县委申报爱心人士助学金。

发放一份倡议书讲政策。每到一户,工作人员化身“讲解员”,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并引导学子们与时俱进,动员家长不办“升学宴”“谢师宴”,以“一张合影留纪念、一个电话表谢意、一条短信送祝福”等方式表达感恩之心。

选树一批示范户带头。组织11个村(社区)的村民共同参与制定的村规民约,组建由村民代表为主要成员的“一约四会”群众自治组织。通过群众自评互评、村(社区)初审、镇政府复审的方式,确定在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409户家庭,充分发挥榜样带动辐射力,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下一步,石南镇将持续做好移风易俗工作,提升精神文明水平,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不断开拓全镇文明新局面。


通城县隽水镇石泉社区:召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移风易俗进社区,理论宣讲树新风


为积极响应上级移风易俗工作部署要求,8月8日,隽水镇石泉社区组织召开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各居民小组组长、小区党支部书记、中心户长齐聚一堂,共商社区发展新举措,共绘文明建设新蓝图。

会上,社区移风易俗工作负责人传达学习了《隽水镇关于进一步规范婚丧喜庆推进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的工作方案》,宣读了石泉社区居民公约草案,并详细讲解了石泉社区婚丧喜庆报备流程,让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明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红白理事会成员代表和红白理事分会代表结合组内实际情况踊跃发言,为进一步做好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让大家看到了文明新风在社区落地生根的希望。

石泉社区党总支书记表示,各居民小组组长、各小区党支部书记作为红白理事会核心成员,同时兼任所在组、小区红白理事分会会长,要切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身作则,带动身边人共同践行文明新风尚。中心户则担任红白理事分会成员,积极协助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同时,社区制作了红白喜事流程图,居民代表集体讨论并举手表决了修订的居民公约,发放了移风易俗倡议书、签订了严禁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隽水镇党委宣传委员黎平同志作为移风易俗理论政策宣讲员,选取了身边的真实案例进行了生动地讲述,通过这些看得到、听得见、学得到的例子,让社区居民对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等新风尚的意义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活动结束后,居民纷纷表示,这样的宣讲听得懂、用得上,以后会从自身做起,慢慢改变老旧观念,跟着文明新风尚走。这场宣讲活动不仅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慢慢走进了居民心里,也为隽水镇和石泉社区后续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通城县四庄乡:召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 凝聚共识推动乡风文明提质升级


8月7日,四庄乡召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全乡包保驻村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参加。

会议伊始,乡相关负责人就当前移风易俗的关键任务进行了详细部署。明确要聚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强调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载体,让文明新风尚深入人心。

随后各村负责人围绕移风易俗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逐一发言,他们既分享了工作中的亮点做法,如有的村红白理事会分会已进入村湾,有的村响应移风易俗号召的典型人物纷呈,也坦诚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如少数群众思想观念转变较慢、传统习俗惯性较大等。

乡党委书记吴鹤奎进行总结,他肯定了前期各村在移风易俗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他强调,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乡上下共同努力。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强化责任担当,包保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要带头示范,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要注重方式方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主办单位: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联系电话:0715-8182290 地址:咸宁市咸安区太乙大道3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12000059   鄂ICP备05011845号 鄂公网安备42120202000259号

技术支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主办单位: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鄂公网安备 42120202000220号